港鸿国际物流(深圳)有限公司
主营产品: 东南亚COD物流,欧美COD物流
葡萄牙专线小包物流,速度快服务好 节省运营和维护成本

123456789-(8).jpg

森鸿物流是国际上指定的第三方跨境物流公司。其在深圳、广州、香港、东莞皆有公司。目前还在不断地壮大和发展中。为广大客户提供至臻至善、快捷,周到的一系列增值服务,大大增强了客户的核心竞争力,从而为客户的腾飞插翅添翼。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现代化物流管理团队、经验丰富的供应链管理专业人员为您提供精益求精,人性化的服务。公司根据不同客户的物流需求,以提高物流管理效率,降低经营成本,为客户赢得竞争优势为目的,为各类型客户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和人性化服务。宜居物流自创立以来,依靠科学的管理,创新的服务产品,雄厚的技术实力,强大的人才阵营,在跨境物流COD,落地配送等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取,不断发展,不断走向新的成功。

全球各大电商巨头陆续进军印尼电商市场,竞争日渐白热化,印尼电商独角兽 Bukalapak不拘泥于电商市场,通过与线下商户合作,将业务拓展到了线下,将市场扩大了 20 倍。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,Bukalapak 开始向海外寻求扩张。9月2日上午10时,东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B2B出口首单货物在济南国际空港顺利离境。据济南国际邮件互换局介绍,此票业务是该局通过“跨境电商B2B报关单通关模式”离境的首单货物。

跨境电商就是这样的角色,有意思的是,就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间点,海外购物平台洋码头迎来了自己的10周年,这位跨境电商老玩家经历了从PC到移动互联网的变迁,也穿越了行业的风口起落。在洋码头10周年之际,专访了洋码头创始人兼CEO曾碧波,在他的讲述中复盘了洋码头一步步开辟蹊径,穿越周期的历程。更重要的是,经历了外部和内部的不断变化后,洋码头正在开启新的故事。

即使是放到众多电商玩家中,洋码头也是比较“”的角色。针对跨境电商本身的痛点,洋码头从一开始就确立了“买手商家制+自建物流基础设施”的轻重搭配模式,其在物流上的发力甚至要早于网站上线:2010年3月,洋码头官方物流贝海国际在硅谷成立,次年7月,洋码头网站正式上线。

在此后的发展中,物流基础设施一直是洋码头投入的重点,其在伦敦,巴黎,法兰克福等地的全球物流中心陆续启用。2016年8月,洋码头官方物流海外直邮时效平均5天签收完成。做大“海淘”生意的同时,洋码头引入了国外的“黑色星期五”促销节。2016年,洋码头黑五首批美国包裹清关入境仅用17小时。去年11月,洋码头黑五小时的交易额突破2亿。

物流效率得益于长期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,交易额则来自遍布全球的买手。据悉,截止今年1月,洋码头已有超8800万的用户,认证买手商家超过8万名,覆盖全球六大洲,分布于美国,英国,日本等83个。洋码头的成长似乎是个典型的企业慢慢做大的故事,但如果结合行业和互联网环境的变化来看,其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。

洋码头起家于2010年,此时的PC互联网正走入尾声,移动端即将掀起新一轮浪潮。回顾国内互联网发展史会发现,一些显赫一时的玩家由于跟不上时代更迭,此后声势减弱,在市场上彻底没了踪影。所幸的是,洋码头没有在浪潮中被落下,2013年12月,洋码头移动端APP正式上线,但即使过去了7年,曾碧波在谈起这次周期变化时依然印象深刻:。

“PC往移动端迁移是挺痛苦的,我们算比较幸运,走在前面了。”完成从PC向移动端迁移后,洋码头的下一个难题是流量获取。由于洋码头本身不站队巨头,不能从巨头处获得流量扶植,因此其必须在流量生态的变化中主动把握红利,开辟的流量获取路径。此外,政策的变化也让跨境电商玩家面临不确定。

由于流量获取难,政策不确定性大,跨境电商近年的行业环境充满挑战。如今,除了洋码头,行业基本只剩天猫国际,京东国际这种背靠资源的玩家,其他同行要么黯然出局,要么卖身巨头。当问及洋码头为何能穿越十年间的大小周期时,曾碧波把方总结为四个字——守正出奇。“正”在后端,要做重,“奇”在前端,要做轻——“无论流量怎么变,营销怎么变,在商品组织和商品后端供应链输出上要确定。洞察用户的行为,拥抱变化。换句话说流量怎么变我们都合作,要适应流量和营销的生态。”。

“没有一家公司是为了只做海淘而生存,只有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,帮助用户生存而生存。”在曾碧波看来,行业没有一家是因为竞争失败的,而是各家的路径存在问题。所以洋码头的发展要依靠消费者,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,也要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,走入下一个十年。


展开全文
相关产品
拨打电话 发送询价